春秋古城鹿邑,这里诞生了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他创作的《道德经》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被誉为人类的思想宝库。丰厚的文化遗产见证了鹿邑县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为河南省十个直管县之一,鹿邑县凭借着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已成为连接中原经济区、皖江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的重要区域。
当前,鹿邑县供销社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乘势而起、夺势而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果。特别是在当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后,该社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以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造为重点,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强化机制创新为动力,多点发力、持续用力,开启了综合改革的新征程,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由此铺陈开来。
做足三农文章 扩大服务领域
下辖22个基层供销社、10个棉花加工厂、6个县直属公司,各种经营网点1075个,干部职工7000余人……近年来,鹿邑县供销社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落实三农各项政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鹿邑县供销社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扩大为农服务领域,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创新为农服务模式,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家,吸纳各类专业合作社336家,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储、销系列化服务,提高了当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能力,使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鹿邑县宋河供销社积极发挥为农科技培训中心平台作用,打造院社共建新模式,提高农民科学种管水平。自2013年以来,该社先后与河南农科院、周口农科院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采取室内教学和种植、养殖基地现场讲解等方法,常年聘请专家对当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田大户、返乡农民工进行免费统一科技知识培训,已辐射到郸城、柘城、亳州等周边地区,深受农户青睐。就拿小辣椒种植来说,该社通过科技培训、品种改良、技术引进,辣椒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0公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每亩1500公斤。农民亩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1500元增加到现在的2300多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户增产增收。
做好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工作,是落实供销社为农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为破解农民种地难,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鹿邑县供销社投资850万元成立了鹿邑供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全县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为尽快建立以供销社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鹿邑县供销社在宋河供销社任集老收购站、刘楼行政村、杜桥行政村、潘庄行政村修建仓库、保鲜库、烘干车间、粮食储备库,备受关注的鹿邑县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项目应运而生,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
该项目建成后,基本上可以满足宋河镇所流转、托管土地的农业生产资料淡储旺供和当地产出的农产品初加工、冷藏及粮食代储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生产成本,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供销社每年可增收50万元以上,促使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得到质的提升。
一年来,鹿邑县供销社系统争取到国家农开扶持发展资金500余万元,流转、托管土地12.3万亩。规模化经营,使农村社会化服务得以实现,在鹿邑县辛集、玄武、宋河等乡镇,运用无人机进行小麦“一喷三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创新金融服务 抢抓政策先机
张丕峰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菊花460亩,且长势喜人。然而,冷静下来之后,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丕峰又不得不为眼下资金跟不上、无钱购置烘干设备而着急上火。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鹿邑县宋河供销社及时找到县融资贷款工作领导组进行沟通协调,通过邮政储蓄为其申请贷款50万元。
“依靠供销社,加入联社,用肥料不用愁了,即便遇到资金问题咱也不怕。”拿到贷款后,张丕峰十分感激地说。
无独有偶。领头羊专业合作社为扩大养殖规模,今年4月份新建全钢架羊棚500多平方米。然而,羊棚建好后,眼看着活羊一天一天地在涨价,他们却面临着没钱买幼羊的窘境。了解此情后,只用了短短1周的时间,鹿邑县宋河供销社就帮其从马铺镇信用社贷款15万元,购幼羊200多只,及时帮其渡过了难关。
一直以来,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鹿邑县宋河供销社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协调申请贷款。近两年来,先后为当地丰育养殖专业合作社、张丕峰专业合作社、彩文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福农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顺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310万元,为6个种植专业合作社以50%现金形式供应复合肥200余吨。
今年4月份,宋河镇洋洋种植专业合社种植小麦530亩,因突发百粉病、锈病,造成部分小麦减产。6月份,保险公司通过专家评估受灾程度,每亩赔付70~120元,把该专业合作社的损失降到最低。
永发牧业专业合作社饲养肉牛300头,今年有两头因病死亡,保险公司及时赔付保险金1.6万元,受到了养殖专业户的好评。
除了申请贷款之外,鹿邑县宋河供销社组织农民参加农业保险,也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种植养殖风险。早在2015年7月,鹿邑县宋河供销社依照全国供销总社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联合出台的文件精神,主动与鹿邑县人民财产保险支公司结合,在宋河供销社首家设立了三农营销服务部(农业保险代办点)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有效转变并提升了当地农民的参保意识。
“首先,我们邀请保险公司业务骨干来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紧接着组织宣传车深入乡村、集镇播放农业保险知识视频、散发农业保险知识手册和宣传彩页。同时,提前做好控股创办的专业合作社工作,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托管、流转的近万亩土地,凡使用我们统一供应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的,由我们代交保险费。通过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参保人员越来越多。” 宋河供销社负责人介绍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15年宋河镇参保玉米1700亩,到今年辐射扩大到小麦7300亩、辣椒1.2万亩、菊花6500亩、牛1200头、羊2400只以及猪3300头的良好局面,宋河供销社极大地增强了为农服务功能。
推进基层社改造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孩子要上好学校,对比之后选四小。”在鹿邑县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所谓的“四小”,就是鹿邑县第四小学,这是1998年城关供销社充分利用社有资源优势创办的一所小学。
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如今,该校教学楼由最初的一栋发展成现在的四栋,拥有在校学生近2000名,成为当地教育系统一颗璀璨的明珠,开创了我省供销社办教育的先河。城关供销社也多次荣获省市级“先进单位”及“全国双百强基层社”荣誉称号。
基层供销社直接面向农民,是供销社发展的基础,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鹿邑县供销社始终把基层供销社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对基层供销社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基层供销社规模,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就是要从僵化的计划经济圈子里跳出来,转向走市场化的改革之路,搞活供销事业,分类施策,加强基层供销社改造。”鹿邑县供销社理事会主任田勇表示。
近年来,鹿邑县供销社对有人员、有场地但无发展资金的基层供销社,以招商举措,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对基层供销社的服务阵地进行巩固和建设;针对基础较好的基层供销社,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进行转型升级,扩大经营规模,积极盘活固定资产,不断拓宽为农服务新路子。辛集供销社以社会化模式进行改造,新建集营业、办公、农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楼1000平方米、蔬菜保鲜库400多平方米。
张店供销社通过市场化运作,建成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营业门面,使供销社重新拥有了为农服务的阵地。
宋河供销社新建综合贸易商场28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800平方米、新装配辣椒及中草药烘干自动生产线一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太清、观堂、生铁冢三个基层供销社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通过恢复重建,巩固了服务阵地,拓展了经营空间,重现了生机活力,促进了供销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线上线下一张网 “网”出供销新局面
2015年8月,由鹿邑县供销社控股创办的鹿邑供销乐意网电子商务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利用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扩大供销社社会化服务水平。这标志着鹿邑县供销社在经营方式转变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16年3月,该公司入驻鹿邑县电子商务园,成功解决了鹿邑县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后劲,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同。借助这一平台,该公司成功举办了20余期电子商务业务培训,参培人员800多人,吸纳加盟商、经销商264家,主要经营家具、家纺、家电、灯具、洁具、厨具、酒店用品、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农资等近千个品牌的数万种商品。
2016年8月,鹿邑县供销社与中国供销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电商业务拓展、发展网络、业务培训、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为企业的发展增加强劲的后续力。鹿邑县供销社的发展驶向了快车道。
近年来,鹿邑县供销社积极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打造了“网上供销合作社”,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启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新纪元,打造了供销事业发展新局面。
据统计,2016年,鹿邑县供销社乐意网电子商务公司农资销售1670吨、农药1800件、农产品650万元、线上交易500余万元,实现利润46万元。不仅推动供销社经营方式转变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中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鹿邑县供销社在为农服务、新网工程建设、基层社改造、电子商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次被评为三昇体育县级供销社系统二十强单位,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一等奖,并被授予特殊贡献奖;城关供销社、宋河镇供销社分别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全国双百强基层社”和“基层社标杆社”。(马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