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供销社作为三昇体育服务“三农”的主渠道,是黑龙江省内最大的为农服务经济组织。2018年,在大商所支持下,黑龙江省供销社组织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沃土丰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沃土丰达合作社”)的210户农户参与了玉米收入保险试点,并采取基差收购的形式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为农民提供了价格、产量保障及售粮渠道,在自然灾害导致减产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农民收益,黑龙江省供销社也探索出了全产业链支农惠农的新路径。
打通为农服务全产业链
3月末的黑龙江气温还在零度以下,调研团队来到参与“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项目的沃土丰达合作社。沃土丰达合作社负责人仲维华带领大家参观了合作社的现代化农机设备。“从2014年700亩的土地规模,到今年我们最终土地流转接近5万亩。尤其是去年参与了‘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项目后,规模几乎翻了一番。”他自豪地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合作社组建初期,仲维华开着小面包车找老百姓入社,告诉大家要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统一销售。但当时农民对“合作”心存疑虑,说“分种地,伙种瓜”。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签了720多亩地,为避免种植风险,他采取托管代耕的方式与农民合作。
据了解,仲维华2018年参与的试点项目是青冈县地区首个收入保险试点,通过将收入保险与订单农业相结合,助力该地区农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保障,是农产品市场化机制下农民收入保障的有益尝试。
在收入保险方面,据介绍,考虑沃土丰达是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规模程度较高,玉米种植产量往往高于区域平均产量,因此项目设计时突破了收入保险中只保障区域历史平均产量的限制,为该合作社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种植收入保险,保障合作社自身的历史平均产量,并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准,满足了合作社对收入保障的个性化需求。
另外,该项目还附加了基差收购模式,由黑龙江省供销社所属的哈尔滨泰和丰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丰供应链公司”)与农户签订了以玉米1901合约为基准,基差为-160元/吨的基差收购合同。
“这种基差收购的形式,保障了农民售粮渠道和价格。”泰和丰供应链公司总经理郭涛表示,试点项目中,农民通过基差点价的形式以1704元/吨的价格将部分玉米销售给泰和丰供应链公司,且泰和丰供应链公司承担粮食收割和运输,折合农民以1740元/吨售粮,比当时现货价直接售粮高出20元/吨左右,实现了稳渠道、稳价格。“在通过‘保险+期货’满足合作社避险需求的基础上,融合期货基差点价售粮新方式,让合作社了拥有自主择价权,真正实现了农民对土地和所种粮食的当家作主,使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上升到更深一层次。”郭涛说。
积极推广“保险+期货”
2018年,黑龙江省供销社作为主体参与“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找到了服务“三农”的新路,也给了供销社继续参与试点项目的信心和动力。
王本庭表示,“保险+期货”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供销社去年尝试参与试点,希望能从为农服务这个角度来研究试点的可持续性,农民的接受程度以及实际保障效果。为此,供销社还设立了期货交流部,以期更持续的开展该项目。
郭涛说,供销社作为一个既有行政职能又有企业特质的主体,在推广“保险+期货”模式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需要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共同参与其中,而供销社能做够从整个供销系统参与其中,既能扩大覆盖面,又能延长覆盖产业链,能让试点项目更具有持续性。”
政府职能平台的组织能让试点项目更为公允,但“保险+期货”又是市场手段。“供销社是市场和政府的结合,所以既有政府职能,又有市场行为,是把它们结合起来的较好途径。我们也是通过去年在试点项目中的实践,认识到了这一点。” 王本庭说。
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在推广试点项目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与黑龙江省供销社一拍即合,在黑龙江省供销社的牵头下,一个专门为“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服务的联盟正在形成。
供销社希望成为“保险+期货”项目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中的一方面的工作是积极推进试点的县域推广,或者镇域推广。“我们今年提出县、镇、乡、村整个来做,现在已经跟各级政府在交流推进。”王本庭说,现在“保险+期货”试点体系已经很成熟,要充分利用项目让省内的农民受益。
另一方面,供销社也将发挥政策渠道作用,推动“保险+期货”项目的财政补贴落地。他表示,推动农民和政府认识到“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农民保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供销社现在重点去做的事情。
此外,以基差收购的方式开展“订单农业”,也是黑龙江省供销社正在积极探索推广的事情。王本庭表示,“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保证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但只是一个金融的虚拟手段,农民拿到赔付的钱,粮食如果在手里,风险就还在,所以需要再加上后端的销售服务。